全校师生:
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是学校认定的三类创新创业竞赛。为促进新能源与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高等院校加快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设计意识和能力,拟举办“第三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燕山大学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支撑落实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提升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供给,从供给侧入手、在制造端发力、以硬科技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推动能源电子各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推进能源电子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二、赛题设置
大赛面向太阳能光伏产品及技术、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及其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设置创新创意类、创新产品类、创新应用类和专题比赛类共四类赛题。各赛题具体如下:
1.创新创意类
创新创意类是基于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的原创技术要求参赛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意和技术可行性,原则上要求已形成初步产品原型。主要针对新型储能和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未来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寻找创新创意构想,分为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两个方向。
2.创新产品类
创新产品类面向市场应用,围绕单项技术或多个单项技术交叉集成的样品或产品原型,要求参赛项目具备一定的产品成熟度和产业化的基础。主要针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研发样品,发掘先进的、具备较好产业化基础的研发技术,分为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两个方向。
3.创新应用类
创新应用类面向各类能源电子产业相关的应用场景,以用户、企业及地方政府的需求为导向,要求参赛项目提出优秀的解决方案或应用案例。主要针对能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综合能源利用产品及解决方案、绿色降碳典型应用等创新技术、产品应用在能源各应用领域的支撑应用,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引领产业发展。
4.专题比赛类
专题比赛类主要针对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由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典型的应用场景,要求参赛选手基于现场实际和行业难题,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1)钙钛矿与叠层技术专题赛
(2)新型储能寿命模拟预测技术专题赛
(3)新型储能安全集成技术专题赛
(4)新型储能智能传感技术专题赛
(5)火储调频技术专题赛
(6)虚拟电厂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专题赛
(7)源网荷储应用专题赛
(8)低碳园区应用专题赛
(9)国产求解器技术专题赛
(10)WIoTa能源物联网应用专题赛
(11)智能电力机器人技术专题赛
(12)AI赋能智能电网应用专题赛
各类别各赛项具体要求请参考大赛官网通知和附件。
三、参赛要求
1.参赛范围
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需注明指导教师),团队参赛允许跨单位组团(包括但不限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但须确定一名团队负责人,同一项目不得在不同赛题重复报名。
2.报名时间
学生需同时在学校双创系统和竞赛官网报名。
(1)校内选拔赛报名时间:2025年9月23日—10月20日。参赛团队登录燕山大学创新创业竞赛系统,搜索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竞赛编号:5-380)进行报名,并根据所选赛题和方向的相应申报书模板(附件1~17)填写申报书,将参赛材料(申报书、PPT及支撑材料等)打包交至邮箱:812610416@qq.com。
(2)竞赛官网报名时间:2025年9月—10月。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网(https://gmist.org.cn/#/esrace)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于报名截止日前提交完整材料至邮箱esrace@idpc.org.cn。各专题比赛赛程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3.评比方式及选拔赛奖项设置
2025年10月21—25日,车辆与能源学院通过报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邀请专家审阅参赛材料,以竞赛申报书为主要依据,结合汇报PPT、支撑材料,对项目进行评定。选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原则上为本校参赛项目数的5%、15%、25%。
四、其他事项
本届大赛校内选拔赛由车辆与能源学院负责组织。
校内选拔赛QQ群:711283853,参赛各团队负责人务必加入此群,大赛相关事项以及组委会的各赛项附件在群内发布,不再另行通知。

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 车辆与能源学院
2025年9月23日